序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項目分類 | 開始年度 | 完成年度 |
1 | 高性能移動式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長時發電系統 | 王新東 | “863”計劃 | 2012 | 2015 |
2 | CO2-O2混合噴吹煉鋼工藝技術及裝備示范 | 朱榮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2 | 2015 |
3 | 冶金燒結煙氣凈化和聯產氯化鉀技術研究及示范 | 郭占成 | “863”計劃 | 2012 | 2015 |
4 | 直接利用石灰石造渣煉鋼工藝技術及裝備示范 | 李宏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2 | 2015 |
5 | 超細晶硬質合金及數控涂層刀片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 張深根 | 國家發改委 | 2012 | 2014 |
6 | 金礦短流程磨浮工藝研究及示范 | 劉青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2 | 2015 |
7 | 高效蓄熱體覆層材料生產新工藝及其在大型高爐熱風爐和焦爐的應用示范 | 蒼大強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2 | 2013 |
8 | 重大裝備用軸承鋼關鍵技術開發 | 劉雅政 | “863”計劃 | 2012 | 2015 |
9 | 新型釩鈦磁鐵礦清潔冶煉技術研究 | 朱鴻民 | “863”計劃 | 2012 | 2015 |
10 | 全氧條件下高爐高溫熱化學反應與能質傳遞協同原理 | 張欣欣 |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登峰娱乐官网、ITER計劃) | 2012 | 2016 |
11 | SOFC多尺度多場耦合和性能演化理論研究 | 周國治 |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登峰娱乐官网、ITER計劃) | 2012 | 2016 |
12 | 全氧高爐煉鐵關鍵技術基礎 | 張欣欣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13 | 鋰離子二次電池錳基高能固溶體正極材料制備與作用機理研究 | 李建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14 | 冶金熔體的物理化學性質與組元的微觀結構和粒子相互作用的關系 | 周國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15 | 中原及北方地區早期冶金技術 | 李延祥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16 | 可見光響應低維鈦酸鉍納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侯軍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4 |
17 | 鑄坯表層氣泡行為特征及判別方法的研究 | 張炯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18 | 古哀牢地區出土銅器的技術研究 | 李曉岑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19 | Fe-Mn-Nb-V-C-O熔體中溶質組元Nb的熱力學行為研究 | 閆柏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20 | 高溫含水條件下氮化硼(BN)基非氧化物材料失效的基礎研究 | 侯新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4 |
21 | 超厚料層減荷燒結新工藝基礎研究 | 張建良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22 | Al2O3和TiOx在CaO-CaF2-SiO2渣系的熱力學研究 | 束奇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23 | 鋼中硫化物的形成機理與控制研究 | 王福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24 | 含β-protebacteria種群特性及有機污物降解關鍵技術基礎 | 李素芹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25 | 殘余元素Sn、As、Sb在鋼中異質形核與析出行為的基礎研究 | 宋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5 |
26 | 第九屆國際熔渣、溶劑與熔鹽學術會議 | 閆柏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4 |
27 | 鋼鐵流程系統的能耗排放特征及其廣義熱力學優化 | 姜澤毅 |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登峰娱乐官网、ITER計劃) | 2012 | 2012 |
28 | 高溫材料化學國際研討會 | 邢獻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2 | 2014 |
29 | 基于特種資源的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產業化關鍵技術 | 張梅 | “863”計劃 | 2013 | 2016 |
30 | 高安全性、高容量納米正極儲鋰材料制備及應用基礎研究 | 王新東 |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登峰娱乐官网、ITER計劃) | 2013 | 2017 |
31 | 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資源、技術和生業研究 | 梅建軍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3 | 2015 |
32 | 貴金屬化工生產過程重金屬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 | 韓麗輝 | “863”計劃 | 2013 | 2016 |
33 | 鐵鋁復合礦中非鐵元素分離與提取新工藝的基礎研究 | 李宏煦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7 |
34 | 釩鈦磁鐵礦球團軟化滴落行為機理研究 | 國宏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5 |
35 | 高性能中厚板鋼中微小氧化物夾雜在凝固前沿行為研究 | 黃福祥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5 |
36 | 基于金屬化球團法處理鋼廠含鋅鐵回收料關鍵技術研究 | 張建良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37 | 火法冶金過程若干物理化學問題原位在線研究方法 | 郭占成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7 |
38 | ZnO納米流體的生態毒性機理研究與調控 | 張玲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5 |
39 | 多功能負熱膨脹化合物的合成和機理研究 | 邢獻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7 |
40 | 冶金渣燒制微晶玻璃的熱處理制度登峰娱乐官网、析晶行為及定向著色研究 | 宗燕兵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1 | 高爐燃燒帶溫度場重建及爐缸工作均勻性評價系統 | 程樹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2 | 鋼中有益稀土夾雜物誘導晶內鐵素體形核基礎研究 | 宋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3 | 熱作模具鋼中納米析出物的析出機理及其對鋼的強化作用 | 郭漢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4 | 鑄態微合金鋼第二相粒子析出機制及耦合模型研究 | 孫彥輝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5 | 有序分級結構柔性光陽極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 | 郭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6 | 基于高硅鎳鐵合金生產300系列不銹鋼母液的基礎研究 | 儲少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7 | 高爐散料層內半焦和低質焦炭氣化和燃燒反應過程動力學的研究 | 吳鏗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8 | BN型環境友好易切削鋼的基礎研究 | 包燕平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49 | 連鑄過程中鋼水中夾雜物的形核、長大、運動與捕捉的模擬研究 | 張立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50 | PEM純水電解制氫催化材料制備機理登峰娱乐官网、微結構調控及多相界面研究 | 王新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51 | 核殼結構低維稀土氟化物微納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發光性能 | 于然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3 | 2016 |
52 | 燃煤固廢耦合礦渣制備纖維復合保溫材料與工程示范 | 郭敏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3 | 2016 |
53 | “青年千人計劃”引進人才自主選題研究 | 張立峰 | 青年千人計劃 | 2013 | 2016 |
54 | 非傳統資源的組元特性與分子行為 | 郭敏 | “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ITER計劃) | 2014 | 2018 |
55 | 連鑄坯低壓縮比軋制制造特厚板的機理研究 | 張炯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56 | 用后廢棄MgO-CaO磚耐火材料功能再生與抗水化協同作用機制 | 張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57 | CO2應用于煉鋼的基礎理論研究 | 朱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8 |
58 | 冶金法從多晶硅中去除硼和非金屬夾雜物的基礎研究 | 張立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8 |
59 | 不同溫度下夾雜物特性的關聯性研究 | 楊樹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60 | 面向指標優化的高爐布料過程建模與控制 | 尹怡欣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8 |
61 | 合金元素與熱處理工藝對高強度工程結構鋼相變、組織與性能的影響 | 王福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62 | 鋁冶煉硅鈣渣基生態膠凝材料鈉離子固結機理研究 | 劉曉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63 | 中國古代冶鐵豎爐演變的仿真研究 | 潛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64 | 轉底爐珠鐵法綜合利用白云鄂博稀土復合鐵礦工藝基礎研究 | 佘雪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65 | 高爐爐缸保護層多元體系的形成與演變 | 劉征建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66 | 碳載體誘導Schiff堿基氧化還原聚合物的結構生長控制及儲能機理 | 李建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67 | 氧化釤直接高溫電解制備Sm2Fe17合金方法的研究 | 郭興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68 | 陜西省洛南縣辣子洞綠松石采礦遺址綜合研究 | 李延祥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69 | 超低氧添硫特殊鋼中復合延性夾雜物的生成與演變機理 | 姜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70 | 運城盆地東部早期冶金遺址的考察研究 | 李建西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71 | 鎂對H13熱作模具鋼夾雜物和碳化物析出行為的研究 | 李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72 | 非金屬夾雜物的鋼/渣界面行為研究 | 李京社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73 | 雙穩定化鐵素體不銹鋼凝固過程形成含氧化物復合核心獲得細小等軸晶組織機理研究 | 成國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7 |
74 | 關中東部地區的商代冶金 | 陳坤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75 | 固體無機化學 | 陳駿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4 | 2016 |
76 | ABX3型鈣鈦礦結構分子鐵電體 | 陳駿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77 | 電磁制動在中間包冶金應用的基礎研究 | 王玉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78 | 新一代長壽命大型鋁電解槽節能與控制基礎研究 | 薛濟來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9 |
79 | 鋼渣協同其他冶金固廢制備微晶玻璃及強化機理研究 | 宗燕兵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80 | 鋁業高鐵赤泥用作煉鋼冷卻劑/造渣劑/脫磷劑的應用基礎研究 | 張延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81 | 高錳高鋁鋼中溶質元素與非金屬夾雜物控制的基礎研究 | 于會香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7 |
82 | 電弧爐煉鋼集束射流攪拌熔池特征研究 | 朱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83 | 表/界面優化的氧化鈰多殼層空心結構的構筑及催化性能研究 | 于然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84 | 鋼中大顆粒夾雜物及Ds類夾雜物來源、形成機理及去除的基礎研究 | 張炯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85 | RH真空室流型轉變及低真空度下脫碳過程的物理模擬研究 | 趙立華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7 |
86 | 脈沖激光束亦或電子束輻照條件下金屬中點缺陷行為的基礎研究 | 楊占兵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87 | 一種研究鐵礦粉燒結基礎特性的新方法 | 吳鏗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88 | 低碳鋼鑄坯皮下凝固鉤形成及其對夾雜物行為影響研究 | 楊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6 |
89 | 鍛造工藝和錫料利用:先秦金屬技術的新探索 | 梅建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90 | 氫致金剛石表面載流子輸運溝道形成與穩定機制研究 | 劉金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7 |
91 | 利用含鈣含鐵冶金渣制備輝石質陶瓷的基礎研究 | 李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92 | 熔融氧化物體系電解制備液態鐵及其合金的基礎研究 | 焦樹強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93 | 利用XRD-XRF進行鐵礦石礦物定量與表征方法的基礎研究 | 郭興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94 | 微納結構鉭基異質復合陣列的構筑、界面調控及光電化學性能研究 | 侯軍剛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5 | 2018 |
95 | 紅土鎳礦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及示范 | 薛濟來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5 | 2018 |
96 | 高性能膨脹套管產業化技術開發 | 尚成嘉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5 | 2017 |
97 | 低品位菱錳礦非電解的高效富集和提純技術及示范 | 連芳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5 | 2017 |
98 | 多尺度模擬和先進生產裝備結合開發長壽命超純凈軸承鋼 | 羅海文 |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 | 2015 | 2017 |
99 | 綠色節能環保煉鋼電弧爐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 | 朱榮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5 | 2017 |
100 | 新型金剛石結構高能粒子探測器的合作研究 | 黑立富 |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 | 2015 | 2018 |
101 | 宇通雙源快充純電動公交客車開發及產業化 | 李建玲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015 | 2017 |
102 | 燃料電池衰減機理及壽命快速提升評價研究 | 王新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03 | 磁性鐵氧化物吸附劑深度分離鉬酸鹽溶液中釩的基礎研究 | 張家靚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8 |
104 | 轉爐煉鋼熔池流動特征規律研究 | 劉潤藻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05 | 高爐爐缸鐵水中鈦析出動力學及多物理場協同護爐機制基礎研究 | 趙宏博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8 |
106 | 納米鐵錳氧化物和細菌胞外分泌物對砷的吸附基礎研究 | 張娟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8 |
107 | 基于熱力學與動力學計算的冰銅吹煉過程多尺度模擬研究 | 趙洪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8 |
108 | HPC型煤制備及在COREX氣化爐內劣化及調控基礎研究 | 左海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09 | 生物質磁化低品位赤鐵礦協同提高其尾礦膠凝活性機理研究 | 劉曉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10 | 基于能源分布式利用的鋼鐵流程能量流多尺度建模與動態仿真 | 賀東風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11 | ABSiO4基熒光粉的晶體結構調變機制和發光性能調控研究 | 夏志國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12 | 熱處理過程夾雜物與鋼基體界面固相反應機理研究 | 李京社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13 | 環境友好新型超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可控制備及性能研究 | 郭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14 | 低品位含釩資源高效利用的物理化學研究 | 閆柏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20 |
115 | 稀土化合物晶格熱收縮 | 邢獻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20 |
116 | 電渣連鑄鋼坯潔凈化基礎研究 | 王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8 |
117 | 鋰離子電池富鋰層狀材料氧與氧空位行為及局域結構衍變的研究 | 李建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18 | 基于LIBS技術的高爐生鐵硅含量快速檢測系統研究 | 程樹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19 | 以CCM-I-ESRW為核心技術的新流程制備大型鎳基合金鑄錠的基礎研究 | 郭漢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20 | 超純鐵素體不銹鋼中Ti-Al系氧化物夾雜控制機理的研究 | 孫彥輝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21 |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分布均勻化的基礎研究 | 楊樹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6 | 2019 |
122 | 汽車齒輪用鋼質量穩定性提升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 | 張立峰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 2016 | 2020 |
123 | 鋼鐵生產流程工序匹配與系統節能 | 徐安軍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 2016 | 2020 |
124 | “青年千人計劃”引進人才自主選題研究 | 張新房 | 青年千人計劃 | 2016 | 2019 |
125 | 預彌散納米粒子變質細化Fe-Mn-C-Al TWIP鋼凝固組織基礎研究 | 蘭鵬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19 |
126 | 電脈沖致老化的核電用不銹鋼的再生機理研究 | 張新房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19 |
127 | 磷渣摻雜硅鋁基膠凝材料中硅對磷的四配位同構效應 | 張娜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19 |
128 | 合金凝固精煉過程晶體硅生長界面穩定調控機制研究 | 李亞瓊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19 |
129 | 底吹氧氣-石灰粉煉鋼過程噴嘴侵蝕行為特性研究 | 董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19 |
130 | 氧化物半導體復合納米貴金屬的界面微觀結構調控及其協同催化性能研究 | 于然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1 | 微波水熱耦合強化燒結B位摻雜改性鈮酸鉀鈉基無鉛壓電陶瓷微波水熱生長機制與性能研究 | 張梅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2 | 單嘴精煉爐冶煉高潔凈特殊鋼冶金機理 | 成國光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3 | 硝酸再生/耦合制備大長徑比硫酸鈣晶須及晶須微波改性的基礎研究 | 陳永強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4 | 基于圖像分析的鋁用炭陽極孔隙結構特征與陽極碳消秏機理研究 | 薛濟來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5 | 連鑄過程中鋁脫氧鋼水二次氧化行為研究 | 楊樹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6 | 熔態銅渣“噴射氣化脫硫-還原貧化”基礎研究 | 朱榮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7 | Fe-V-O體系氧化物相結構、相平衡和熱力學研究 | 曹戰民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8 | Cr的存在價態對熔渣基礎物性及其渣金兩相分配行為的影響機理 | 張延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39 | 高強度非調質鋼中微合金碳氮化物析出、組織演變與韌性控制 | 王福明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40 | 面向工序裝置尺度的鋼鐵制造流程一體化智能調度建模與仿真 | 徐安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7 | 2020 |
141 | 基于鎂法多污染物協同去除與副產物資源化技術及示范 | 邢奕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 2017 | 2020 |
142 | 電阻式CO2-CO傳感器及其氣敏材料選擇性機理研究 | 郭興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43 | 低密度鋼冶煉相關的熔體物理化學性質基礎研究 | 閆柏軍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44 | 雙功能過渡金屬氧化物基有序核/殼納米陣列結構薄膜電極與電容電致 | 郭敏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45 | 鋁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調控及其與Al3+或[AlxMy]n-之間的靜電效應耦 | 李建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46 | 新型全廢鋼電弧爐煉鋼工藝基礎研究 | 李京社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2 |
147 | 高爐焦炭在鐵水中溶解行為解析及滲碳能力評價 | 張建良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48 | 氧還原電催化膜電極仿生調控機理及電極界面反應動力學研究 | 王新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49 | 復合強脫氧與鋼合金成分對晶內鐵素體組織形成的協同作用 | 宋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50 | CaO-Al2O3-SiO2-B2O3基連鑄保護渣的熱力學研究 | 束奇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1 |
151 | 高爐爐缸渣鐵焦物相界面及渣鐵穿焦行為研究 | 焦克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
152 | 高導熱多孔陶瓷基相變材料的界面微觀相變過程非穩態傳熱及高密度 | 張玲玲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
153 | 電解-熔煉高品質Al-Sc-(Zr)合金界面反應及傳輸過程超聲協同機制研 | 劉軒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
154 | 古代鐵還原銀鉛冶煉技術研究 | 劉思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
155 | 熱處理對固態304不銹鋼中氧化物夾雜的影響研究 | 任英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
156 | 應用Jacksonα指數控制低SiO2(0-6%)電渣重熔渣系晶體形貌和改善潤 | 郭靖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
157 | 固體的局域結構與負熱膨脹性 | 邢獻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2 |
158 | RE2(Fe,Co)17基稀土化合物的合成與熱膨脹性研究 | 林鯤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
159 | 動態即時響應大規模消費群體條件下的快消品物流服務體系管理優化 | 谷煒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18 | 2020 |